测量与操作化

上书房咨询 2016-04-30 10:17:31

1、测量
测量(measurement)即是对所确定的研究内容或调查指标进行有效的观测与量度,即根据一定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
 
有效的测量要满足三个条件: 
(1)准确性(测量过程中用来记录的数字或符号,能真实可靠有效反映调查对象的属性和特征)
(2)完备性(测量规则能包括研究变量的各种状态和变异)
(3)互斥性(每个观测对象的属性和特征都能且只能以一个数字或符号表示,即研究变量的取值必须互不相容)
测量的四个要素:
(1)测量客体——“测量谁”
(2)测量内容——“测量什么”
(3)测量法则——“怎么测”
(4)测量数字或符号——“如何表示”
社会现象测量的特点: 
(1)人既是测量的客体也是测量的主体,存在主观色彩; 
(2)被测的内容是人的行为,测量本身也是行为,它们相互影响;
(3)测量的对象十分复杂,因而测量的量化程度较低,可重复性也较差。
 
测量层次:
(1)定类测量(nominal measurement),也称为类别测量,测量层次最低。本质是一种分类体系,将研究对象的不同属性或特征加以区分,标以不同名称或符号,确定其类别。数学特征是等于或不等于。具有对称性和传递性。如将研究对象划分为“男性与女性”。
(2)定序测量(ordinal measurement),也称为等级测量。其取值可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研究对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确定其等级及次序。或者说,定序测量按某种特征或标准将对象区分为强度、程度或等级不同的序列。数学特征是大于和小于。具有对称性、不对称性及传递性。如城市规模可以区分“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 
(3)定距测量(interval measurement),也称为等距测量。不仅能将社会现象或事物区分为不同的类别、不同的等级,而且可以确定它们相互的间隔距离和数量差别。其结果可以相互进行加减运算。比如温度的测量。
(4)定比测量(ratio measurement),也称为等比测量。除具备上述三种测量的全部性质之外,具有一个有实际意义的绝对的零点,其数据可以进行加减或乘除运算。如出生率。是否具有实际意义的非中介性质的零点的存在,是定比与定距测量的唯一区别。
 
2、概念的操作化( operationalization )
把我们无法得到的有关社会结构、制度或过程,以及有关人们行为、思想和特征的内在事实,用代表它们的外在事实来替换,以便于通过后者来研究前者,就是操作化。操作化的方法包括:概念澄清与界定和发展测量指标(列出概念的维度;建立测量指标)。
 
3、指数(index):由多个不同的回答所构成的一个简单累加的分数。
 
4、量表(scaling):是一种具有结构强度顺序的复合测量,即全部陈述或项目都按照一定的结构顺序来安排,以反映出所测量的概念或态度具有的各种不同程度。
 
5、信度与效度
信度(reliability):即可靠性,指的是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进行测量时,其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其基本的类型包括:再测信度、复本信度和折半信度。
效度(validity):也称作测量的有效度或准确度。指测量工具或测量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要测量的变量的程度。通常有三种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测量的准确程度的类型,分别是表面效度、准则效度、构造效度。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最后一页